"山上"忍住
不輕易破壞生態的平衡...
明知蚊子螞蟻蜘蛛...........很多
也沒有積極投藥全面撲殺
所以突然發現營區門口
出現大量火金姑幼蟲
帶給露客的驚喜...
堅定"山上"無毒有機的信念
學習如何與你眼中可愛的蝸牛
卻是營區農作可惡的掠奪者共存
沒有務農沒發現
慢吞吞的小蝸居然是
"山上"高麗菜苗金針葉消失的真凶
經過骨狗大神有解...
園區苦茶籽粉就是它的天然克星
但螢火蟲寶寶又以蝸牛為生
真是"山上"奧妙的食物鍊...
因為本場尊重大自然
"山上"隨時有野生朋友來遊玩
百香果甜不甜
看松鼠大哥的戰利品就能知曉...
國寶鳥台灣藍鵲遺留的羽毛
"山上"珍藏2枚
營區的紅磚衛浴興建時
就是國寶鳥過冬避寒的居所
台灣藍鵲的來頭需要介紹一下
...根據文獻紀載,在清領時期,人們將臺灣藍鵲稱為「長尾山娘」。當時的漢人農夫也稱牠為「長尾陣仔」。《臺灣通史》中記載其「翠翼朱喙,光彩照人」。臺灣藍鵲是臺灣原住民族鄒族的神鳥。2007年,臺灣永續生態協會、臺灣國際觀鳥協會與立委推動為期4個月的非官方網路「國鳥選拔」,逾百萬人投票。在帝雉、藍腹鷴、黃山雀和臺灣藍鵲4種臺灣特有鳥類中,臺灣藍鵲贏得初選。而臺北市、雲林縣的市鳥、縣鳥也是臺灣藍鵲。2016年,中華民國空軍的新一代高教機「T-5藍鵲高級噴射教練機」也以臺灣藍鵲命名,取其捍衛家園且團結的個性。
臺灣藍鵲為臺灣特有種,主要分布在海拔1,000公尺以下的地區,若山區環境開發過度或林相不夠豐富,往往也不會有其棲息。臺灣藍鵲多成群行動,一群約3至12隻,多由家庭成員組成。牠們的飛行方式採直線飛行,排列有序。臺灣藍鵲的叫聲是聒噪的「嘎、嘎、嘎」聲,在群體中則也會以「地笛——地笛——」或「嘎嘎——穗」等叫聲互相叫喚,叫聲變化多端。以上截取"維基百科"。
所以"山上"的晨間交響樂
這個家族占有舉足輕重的份量
來到"山上"
叫你起床的不是公雞
而是這群國寶
它的湛籃
營主終於入手
展翅飛翔的英姿
黑白間隔的長尾
不虛國寶之名
"山上"的生態環境
讓國寶鳥家族來當見證人~
各種小螳小蝶和不知名小蟲
更是"山上"大自然教室的學員
飛來飛去的美麗鳯蝶
營主的小炮追了好久
才捕捉到它的嬌豔
查了狗骨後驚覺此蝶好像也不簡單
~大鳳蝶~雌蟲無尾突的長白斑型
資料上說這一型的較為罕見唷
只要來到"山上"
到處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恩澤...
難以抉擇的"平衡"二字
本場會繼續努力
讓來到"山上"的朋友
開開心心的到來
載著滿滿的回憶歸返
喜愛純真簡樸取向
大自然風格營區的朋友
~ 歡迎預約 ~